作业帮 > 日历 > 教育资讯

历史今日:1901年2月20日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出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5:08:33 日历
历史今日:1901年2月20日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出生
历史今日:1901年2月20日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出生日历

路易斯·康
  1901年2月20日,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出生。
  人物简介
  路易斯·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5年在费城开业。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1974年3月14日逝世。
  主要经历
  1901年2月20日,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sadore Kahn)出生在波罗的海的萨列玛岛。这是爱沙尼亚的一座小岛,当时处于波兰统治下。康,是一个犹太家庭的"姓"。路易的父亲是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母亲伯莎出身于名望甚高的门德尔松家族。伯莎·康与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费列克斯·门德尔松是亲戚。当时,门德尔松家族的这一支移居于波罗的海东岸已历数代。伯莎的祖父摩西·门德尔松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中有名的犹太哲学家,定居与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她的父亲则是里加城里颇具声望的犹太希拉,当其谢世时,全城为之点燃白蜡烛。其时,里加人口达20万,是波罗的海东岸最繁华、发达的城市。虽然不若费列克斯·门德尔松那般在乐坛享有盛名,伯莎·门德尔松也曾是一名才能出众的竖琴手,同时,还是著名文学家歌德和席勒的崇拜者,路易斯·康自幼年起就处于他双亲的文化熏陶之下。自然,宗教,音乐以及歌德、席勒等人的文学作品,自小即成为路易斯·康的精神食粮。因此,18世纪以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主流--浪漫主义以及新柏拉图主义演变成存在主义,对路易斯·康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童年时即已存在,而路易和伯莎的母子之情甚笃。即使成年之后工作十分繁忙,他也经常与其母亲抽空长谈。这位聪敏的母亲在路易·康的成长中也是一位良师益友。
  路易斯·康一家于1906年移民美国。美国的"第一代移民",总是带有强烈的母国特色,因而也常常与这一新大陆上的新型社会难以融合。各不相同的民族传统,价值观以及血缘关系,是移民们形成了一个个以各自传统文化为纽带的小社会。在今天美国,沿一条街道驾车而行,从各种宗教建筑的式样可以清晰的辨认各个街区居住者所属的教派、原国籍。同样,本世纪初,路易斯·康一家落脚的地段是北费拉德尔菲亚老城中一片讲高昂铿锵柏林德语和意第绪语的犹太教街坊。1912至1920年间,他先后在费拉德尔菲亚中心和公立工业艺术设计学校求学。期间,他的绘画技法也有相当进步,因而多次获奖。结束中等教育之前,已得到费城艺术学院的艺术奖学金以进而专业绘画艺术。青年时代的路易·康显露出了不同凡响的才艺。这些先天和后天的禀赋,是他终于成为一代名建筑师的条件。
  1924年毕业之初,路易斯·康在费城城市建筑师丁·莫里特的事务所里从事1926年费拉德尔菲亚建城150周年纪念的规划设计工作。1928年,他到欧洲游历,又到保罗·克累特的事务所里短暂地工作了一段时间。总的状况,是一名"静悄悄"地工作的建筑学硕士,默默无闻。许多与康同时代同命运的人,竭尽所能地去迎合"国际建筑"新潮流。然而,路易斯·康,并没有简单地皈依到现代运动的大旗之下。他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所触动,那轻灵简洁的工业化材料,抽象的几何形,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计划,使他大为惊讶。但是,由Beaux-Arts体系造就的康,其整个精神仍然归属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艺术。
  1935年起,路易·康开设了独立的事务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和乔奇·豪,奥斯卡·斯东诺洛夫等合作开设事务所。自大萧条时期,与一些城市规划工作者,如克莱仑斯·斯登,亨利·莱特等人建立起来的友谊,也使路易斯·康有机会从事一些城市开发性设计。在将近20年的经历中,他的生活是一段并不令人羡慕的苦斗。
  历经30年的摸索与彷徨,路易斯·康终于在自己的事业中迎来了转折点。人们把耶鲁大学艺术画廊(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的扩建项目,视为康的成名之作。
  路易斯·康对于建筑的理解
  1、建筑永远不会改变
  建筑往何处去?一直是任何一个时代令人苦苦准寻着答案的问题。康说:“今天在课堂上有人提到建筑往何处去的问题,那是非常容易回答的,因为建筑哪里都不去,甚至在过去,建筑哪里也没去过。我指出一切本质,一切未来的,一切过去的,均早已存在那儿了。因为他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也就是说一切表现的领域所能够表达,纯粹因为它早已存在人的本性之中,否则他无法被表达。一旦被表达,他将是永恒不可磨灭的。建筑学会改变,而建筑永远不会变。”
  2、建筑的精神性
  康认为建筑(真正的建筑)只存在于人的心中,他刻意的把建筑物和建筑的概念区分开来,并且坚持认为建筑物并不是建筑,因为绝大多数的建筑物是为市场需求所建,他们完全不属于建筑的领域。康一直认为建筑并不会存在,其实他所指的建筑不具有外貌,而只是一种精神状态。他说:“建筑无相,建筑存有。它是一种心灵气氛,煽动此行业中众人的心绪,唤起人内心的喜悦,以及表现的意志,借由建筑来表达。这使神奇再生,即使是早被认定的老套,或是微如一条小虫的琐事。”康将建筑视为精神的集合体,存于人心之中。
  对于康而言,任何的建筑物都不是什么伟大的成就,康不会歌颂建筑本身的崇高,因为作品永远还不如人,作品不能完成,不能呈现人内心的完整的渴望。而建筑,却仿佛崇高的神。建筑,有时被康理解为对Order的一种物化,似乎神派到尘世的使者。康说:“人创造一个建筑作品,作为对建筑精神的献礼。建筑作为一种精神,不知道风格,也不知道技术,甚至不知道方法,唯有等待能表现它自己的一刻。”
  3、建筑的本质
  康认为:建筑永恒的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是Order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反应,那么也必然存在着某种恒常不变的属性,脱离于变化的“相”。康说:“建筑萌发自一室之创造。”建筑的本质就是一个房间。“空间之塑造同时也是光线之塑造。当光线受到阻碍,也打破了韵律,音乐性也因此破坏了,而音乐性对于建筑是无与伦比的重要。”“室之结构必须在一室之中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它是光的赋予者。方形之室要求独特的光来读出一室之方。”“进入你的房间可以明了你的个性,以及你对于整个人生的看法,而在一间大房间内,是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聚会,和谐的关系取代了思想。”康坚持认为一室是一个建筑的出发点,康说:“学校先变成一室,然后变成一个机构。”这和康对于事物起点的关注是非常一致的。只有把建筑还原为一室,才有可能找到不同类型的建筑的起点所在。在室的基础上,康又认为街市室的衍型:“街市人类共同约定的室,街市两侧房子的主人献给城市的礼物以换得日常生活的必须。”
  显然,此处康所谓“建筑”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我们的建筑往往指的是建筑实体,是具体的某一个建筑,而康所说的建筑,是抽象的“建筑”这一概念,是所有建筑的总和,是一个具有建筑的所有特质和意志的概念性的存在。
  4、大学教堂
  康在许多的场合皆提到一段令人费解的关于大学教堂的寓言:大学中需要一个秘密的场所,就是这个大学教堂。我们需要把大学教堂设计成一个令人不想进入的地方,学生经过它甚至要装作没有看见它。大学教堂最好要有个外围的回廊,不想进入教堂的可以在此停留。回廊之外,最好还有个环圆的花园,不想进入回廊的可以在花园逗留。总之,大学教堂是一个不要让人进去的地方。
  建筑真的可以成为这样一个让人敬畏的神圣之所么?如此的超凡绝俗以致于让人不做好准备不能轻易的进入。这是康对于建筑的诗意的理解,诗,揭示出最美丽的本质。
  主要作品
  ●耶鲁美术馆
  这是使康真正出名的建筑,这个建筑仍然是“国际式”的,明显的康已经开始改变,对体量的关注、用柱子来分隔空间、拥有独立几何形的楼梯,都是一些新的元素。
  ●特伦顿更衣室
  在这个设计里康正式确定了“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关系,支撑屋顶的柱子被挖空,在功能上作为储藏室、入口、厕所等使用。同时,由一个没有屋顶的庭院将四个“金字塔”统一起来,空间层次变得明确。
  ●理查德楼
  这个时期康正式将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和亭子平面运用于大型建筑。但显然实际问题比想象中复杂,康运用了结构标准化的做法,整个建筑用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建筑建成的外观很不错,但实际使用却非常不便。
  ●萨尔克学院
  到了这个时期康已经放弃了将空间单元一个个分离出来,而选择更加复杂的连接,用承重墙来分隔空间。这个设计里当然仍然保留有康标志性的塔楼的元素,但真正的设备需要的服务空间则由2.7米高的空腹大梁获得的结构暗层来搞定。康用一个虚空的铺满石头的庭院来统一两座长长的实验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康第一次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金贝尔美术馆&埃克塞特图书馆
  光,在康早期的设计中还只是处于实验阶段,到了这个时候便正式登场了。在金贝尔,康在屋顶的正中间开一条狭缝作为天窗采光。但为了实现这一大动作,康把结构的真实性和平面的秩序性一同牺牲掉了。在埃克塞特,康更是直接把光的秩序作为空间的秩序,整个建筑由有着变幻光线的中庭、昏暗的书架区和光线充足的阅读区组成。
  ●达卡议会中心&印度经管学院
  这两个设计通常被作为康地方性设计的代表。我把他们并在一起是因为其形式以及建造上的相似。这种形式被原口秀昭称为“双层皮肤”,最早在萨尔克学院未建成的会议室出现,恰好能够很好地调节南亚湿热的气候,并能增加立面的进深感。同时,在建造上这两座建筑也有代表性,在达卡他用大理石的线条分出的层来表现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在艾赫姆巴德,康则全面地开发着砖的结构潜力,留下了著名的“砖,你想要什么?”的对话。
  ●耶鲁英国艺术中心
  这是康最后时期的建筑,康在这里取得的成就比评论家想象的要大,他直接从18世纪的皮拉内西与勒杜跳到了19世纪的拉布鲁斯特。他不再执着地去复制古典建筑的辉煌,而是真正想要沿着密斯的框架体系,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废墟合理地转变为现代街道上的现代建筑。只可惜康就在此刻去世了。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