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正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0:29:45
孔子的思想:正名

孔子的思想:正名
孔子的思想:正名

孔子的思想:正名
正名,是指遵从礼法,让名符合实际.
周公制礼:周天子最大,是君;当时的诸侯是周天子封的爵位,是周天子的臣子;在周天子的朝廷当官的,也是周天子的臣子;在诸侯朝廷当官的,是诸侯的臣子.这是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也是周礼有规定的,没深究《周礼》,具体的不大清楚.
以上两项是名.
实际上,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因为周国的实力下降,并不被诸侯重视.国家大权都被五霸(春秋时五个实力最强的诸侯)篡夺,周天子有国君之名,无国君之实;诸侯有臣子之名,无臣子之实.齐桓公被几个儿子饿死,有父子之名,而无父子之实.
孔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不遵守礼法,也就是名不副实.要让天下平息争斗,恢复和平,最根本的是让天下名实相符.
这一思想当时并未被接受.字词的混乱,由此而生.到战国时期,用词很混乱,而且一些专攻辩论的人故意乱来.孟子给“天”赋予人格,认为礼法来源于天,此即以天为神,恬以为儒家之义,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还有“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等议论,十分混乱.后来大儒荀子专门写了文章,阐述字词的由来和这些谬论的谬误,这就是《荀子.正名》.孔子的正名,单指礼法;荀子的正名,是指出现的所有词汇,当然限于竹简的重量,他更多的是提出原理,没有太详细的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

正名,指对一个事物,采用正当合理的名称。正名一词源出于儒家经典《论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