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里谁这个时候孤独,就永远孤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6:54:10
谁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里谁这个时候孤独,就永远孤独

谁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里谁这个时候孤独,就永远孤独
谁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里
谁这个时候孤独,就永远孤独

谁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里谁这个时候孤独,就永远孤独
里尔克《秋日》浅析 文 / 笑看风云淡






?秋日
?
?主啊,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几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
?北岛说:这是一首完美到几乎无懈可击的诗作.然而我们应该怎样来领略这样的完美呢?
?首先我遇上的就是译诗与原诗能否通融的问题,我一直怀疑一首德语诗歌被译成中文后,会失去原诗的精确与质感,神韵与音乐.显然,在读了北岛著的《时间的玫瑰》之后,这样的感觉更加强烈.因为就《秋日》这首为里尔克赢得最伟大诗人称号的诗歌,也有非常不同的中文版本,其中就有冯至、绿原等译本.然而每一个译者所能感悟并用自己的诗情将它翻译成自己母语诗歌的时候,一定会加入自己理解的东西而变得使同一首诗歌出现大相径庭的效果.同时我也一直以为一名译者本身就应该将译诗和原诗,比作是仆人和主人的关系,必须忠实于主人的完全意志,不得有丝毫的出轨.但是我能理解这却有相当的难度,上面我选择的这首《秋日》是北岛译的,我也看了冯至、绿原的译诗,我也更自我的喜欢北岛的译作,也许北岛的译诗里有更多现代诗歌的风韵和在比较文化反省中的理性,也许将来还会有更好的译诗版本出现.只是让人有些遗憾的是,译诗也有与时俱进的问题而感觉到阅读起来的不确定性.有些些迷惘,但是就此篇《秋日》也已经足够打动我的心灵了.
?1875年12月里尔克生于捷克的布拉格.1893年第一次堕入情网,并由初恋情人资助出版第一部诗集《生活与歌》,两年半后分手.1897年5月里尔克结识了俄国将军的女儿莎乐美.那年她36岁,比里尔克大14岁,里尔克一见到莎乐美就堕入情网,并在一个月的猛烈进攻下莎乐美投降.整整三年,莎乐美就是他的全部中心,在一切之上,莎乐美给予了他最具穿透力的爱情,给予他真正的安全感和自信,虽然在1901年中断了通信,并在1902年与画家克拉克结婚并认识了罗丹,在1903年又恢复了通信,此后,里尔克和她从原来的耳鬓厮磨相互影响转为相敬如宾,友情持续一生.《秋日》就是在1902年新婚不久去巴黎为一家出版社写关于罗丹传记之后一个月写下的,应该是在九月.值得一提的是尼采向莎乐美求爱遭到拒绝,然而却说她是目前他所认识的最聪明的女人,同时她还是弗洛伊德的好朋友,曾两度与里尔克拜访过列夫•托尔斯泰,她应该是一个不简单的女人,而且里尔克因她而改变不少.
?里尔克其实一生都很窘迫,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游荡在故乡之外寻找艺术的给予,沉淀于他体内更多的是对漂泊生活的忠诚和完全内心孤独的自我对话.里尔克在外行走的岁月里,他既渴望交流又喜欢保持自身的孤独状态,既由于经济原因只能辗转于廉价的小客栈,又极其渴望乡村别墅、贵妇人和大自然的风情.事实上,里尔克的世界也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世界.当他写下《秋日》的时候他自己想到的只是记录他的心情,却根本没有想到会像是天赐一般给予了他诗人的精灵.也许有些诗人一生写了上万首诗歌都是平庸之做,只要有一二首精灵般的闪光,那么就能真正进入到高境界诗人之列.里尔克应该就是这样的一种诗人,当然他一生没有写出上万首诗歌.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对《秋日》的背景做一个简单的描述,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的眼睛和抚摸它柔滑的肌肤.第一句主啊,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中的起句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督徒习惯用的词汇,是时候了却带着明显的指令意味.夏天盛极一时应该就是说夏天的疯狂,因为有是时候了的铺垫,马上就能感觉到哪怕是凶极一时的夏天马上就要过去了.第二句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让风吹过牧场中的日晷本身就是靠阴影的方位来定位时间的,而诗人用的却是你的影子,忽然间感觉有些孤独的寂寥,而让风吹过牧场却使那个影子慢慢地扩散至时空更大的空旷,带有明显的由内向外的诗歌方向性.被秋风吹过的牧场固然辽阔,瑟瑟的风使牧草摇曳,那是诗人眼里秋日的大自然.第二段落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再给几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比较好理解,直意就是酿葡萄酒的过程,饱满的果实由充裕的阳光催熟了果实的甘甜,那个压字异常生动地勾勒了整个过程,美妙而不可言,只剩心里的唏嘘感叹极少字数中蕴含的无限空间.诗人为何要用一段来描述酿酒的过程,细细品咂这样的过程不正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么?不正是大自然的给予加上人类的创造的情趣么?在秋日果实累累的繁华下面,诗人不是在暗示着生命律动的音乐么?在两个小段的铺垫下忽然就呼啸的推出了极具个人色彩的诗句,进入了全诗的高潮.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是诗人的名句,就像是概括了里尔克一生的寻找与漂泊,在这样的时候只能等待与漫游,是一种怎样的凄凉啊,在遥望中激情肆意又十分克制,这样的激情触及了我们正视自身生存困境的勇气,来给了我们走向未来的精神品质.接着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猛地,从读书写信徘徊就将我们拉回了近在身边的景象,而这些景象不正是一个漂泊者寂寥的倾诉么?而一句落叶纷飞轻飘飘给读者一种空灵而幽怨的意象,在深秋的落叶中看见满天飞舞的落叶,一个在小径里痴痴独行的人儿,难道没有感觉凸现了更深的凄切感么?这总是让我感觉到电影镜头常常使用大自然的风起云涌带给人类的心灵冲击,却在一种平静的压抑中收场.
?应该说整篇诗歌采用推进式的阶梯结构,是诗人刻意布局的,第一段大自然与上帝与我的契合,第二段的酿酒过程成为感悟的中介,推导出第三段诗人要真正表达对孤独的理解与彻悟.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将大家熟知的意象进行组合,让我们轻松的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并体验和激发了我们心灵深处的寂寞心情,并使我们激动不已.
?诗歌所能带来的情趣就是从一颗心走进另一颗心,并且随之跳跃与感动.显然,里尔克的这首《秋日》做到了,并在百年的岁月里越发显得隽秀而光辉四溅.
?
?2005年11月3日星期四晚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里尔克《秋日》 北岛...

全部展开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里尔克《秋日》 北岛译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著名诗人,著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 (1898)、《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杜伊诺哀歌》(1923)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