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有哪些汉族公主嫁到边疆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1:25:31
-历史中有哪些汉族公主嫁到边疆呢

-历史中有哪些汉族公主嫁到边疆呢
-历史中有哪些汉族公主嫁到边疆呢

-历史中有哪些汉族公主嫁到边疆呢
与乌孙的和亲
  细君公主(公元前140至公元前87年),刘细君,西汉江都王刘建女,嫁乌孙王,著有《悲愁歌》.
  解忧公主,刘解忧,楚王刘戊孙女,在细君死后亦嫁乌孙王.
  关于与匈奴间的和亲
  公元前174年,匈奴帝国的缔造者,冒顿单于病逝于蒙古高原,其子稽粥继承了单于王位,史称“老上单于”,汉匈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
  性格温和但又十分精明的汉孝文帝继续奉行和亲政策,此时又派诸侯王的女儿出嫁给老上单于为阏氏,由宦官中行说送亲.这是第四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和亲公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行说的滞留在草原,服务于匈奴,在西汉看来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史上也多有谤词.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反面形象.但从全国宏观来看,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仍然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人物.因为他教匈奴人学习计数,以计算畜产的多少,有利于在匈奴中推广比较先进的文化知识;他曾先后作过匈奴老上单于和军臣单于的大臣,而且十分受宠,所以,除了教他们除了计数以外,还教其他文化知识,如“日夜教单于侯利害处”.所以我们不应当对他过分苛求.
  老上单于顺利的“掌权-和亲”以后,飘飘然妄乎所以,给文帝的信中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比老爹冒顿的称谓还要尊贵.汉文帝忍气吞声,回信与写给冒顿的内容一样,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
  老上单于刚刚和汉朝和亲,这个以劫掠为生存之道之一的民族,不好意思向汉朝发难,就继续攻打已经逃往伊犁河谷的月支国,俘获月支国王并将其脑袋砍下来当酒杯.月支人从此彻底丧失抵抗的勇气,让出肥沃的草场举国迁徙.曾经拥兵数十万的大月支国一度销声匿迹,直到数十年后张骞才找到它.
  老上单于击败月支以后,终于背信弃义,开始骚扰大汉边境.大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公元前193年老上单于带领十四万匈奴骑兵攻入萧关,杀北地都尉,在完成劫掠后攻入彭阳,同时派出一支特别骑兵突击,烧掉了大汉皇帝在长安附近的一处行宫-----回中宫,同时威逼距离长安城三百里的甘泉宫,这一轮军事行动震动了大汉帝国的心脏地带,文帝开始准备以军事对抗,委任了中尉周舍,郎中将张武,在长安附近安营扎寨,陈兵十万防护京师,以防匈奴.
  另外又派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遬为北地将军,降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分路出击反攻匈奴.这一次老上单于在大汉帝国境内从容的呆了一个多月,抢掠之后迅速返回塞外,汉军追逐匈奴人到边境后也没有深入,匈奴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老上单于认为汉朝不过如此,日渐骄傲,所以年年入侵边疆,掠掳的民众少则数百,多则近万,以云中和辽东地区祸害最重.汉军兵到,匈奴就跑到塞北,汉朝感到十分被动.大汉帝国只能以新的和亲政策来换取新的和平发展环境,汉文帝在致老上单于的国书中再次重申“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由于明确了边境,老上单于同意了和亲,又一个不知名的公主嫁给老上单于和亲,这是第五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和亲公主,双方再次出现了和平局面.
  前元六年(前174年),汉文帝以“以绣为表、以绮为里的绣夹绮衣、绣夹长襦、锦夹袍各一件,金制梳比一把,金饰腰中大带一条,黄金头带一条,绣十匹,绵三十匹,红缯、绿缯各四十匹.”作为陪嫁,派大臣送宗室女前往匈奴和亲.
  匈奴对这次和亲也比较满意.在送亲使臣返回时,单于上书汉文帝:双方已和亲,两主欢欣,从此停止战争,休兵养马,世世昌乐.汉回信表示:“圣者日新,改作更始,使老者得息,幼者得长,各保其首领,而终其天年.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嘉.”又重申前约,划疆立界:长城以北由匈奴单于管辖,长城以南由汉帝统领.务使天下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父子团聚,君臣相安.双方通过商量这次和亲,“皆捐(弃也)细故,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最后西汉表示,和亲之后,汉绝不负约.还命令御史:“和亲已定,亡人不足以益众广地,匈奴无人塞,汉无出塞,犯今约者杀之,可以久亲,后无咎,俱便.”并令御史把和亲之约布告天下.
  总之,这次和亲既是停战议和的结果,又是划疆立界的协定,同时也表现了汉匈以双方人民的切身利益为重的诚意.从这次和亲到老上单于死的5年时间里,双方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说明和亲起到了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作用.
  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老上单于死,其子军臣单于(前161年—前126年)继位,汉与匈奴又进行了一次和亲,本次是第六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和亲公主.但一年之后,匈奴再一次背弃和亲盟约,出动6万骑兵侵扰上郡和云中,汉派令免为车骑将军驻扎飞狐,将军苏意屯守句注,将军张武戍受北地,深沟高垒防备匈奴.又分别在长安西部的细柳、谓北棘门和霸上安置三将军防备匈奴.匈奴的铁蹄并没有被拦挡,他们踏过句注,把战火烧到甘肃、长安,劫掠而归.
  文帝驾崩,汉景帝即位,赵王遂私下派人出使匈奴,达成联盟之约.前元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举兵叛乱,企图与赵王联合,吴楚内攻,赵王遂率匈奴侵边,因赵王很快被汉击败,匈奴也停止了侵边.
  此后,“景帝又与匈奴和亲一次,通关市,给遗单于,遣翁主如故约”.
  这是第七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和亲公主.
  总之,汉景帝时期的几次和亲,对于双方避免或减少战争起了重要作用.汉景帝在位时(前156一前141年),汉匈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以上是和亲公主没有留下姓名的时代.
  随后,汉景帝又一次和亲,这位公主不但留下了姓名,而且就是景帝的亲生女儿,汉武帝的姐姐,称为“南宫公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汉景帝这次送给匈奴的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南宫公主,很多人认为南宫公主也是假冒的嫁到了匈奴.因为《史记》、《汉书》中对南宫公主都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在宋代工具书《册府元龟》(卷978)中可查到有关南宫公主的资料,记载她是汉景帝送往匈奴和亲的亲生女儿.虽然这一则史料出自宋代的工具书《册府元龟》,距离汉代久远.但是,《册府元龟》是搜集当时的见到的史料而编撰的,没有必要造假.不能说《史记》、《汉书》没有记载,就认为是没有的事.电视剧《汉武大帝》使用了《册府元龟》的材料,也不为过.
  再说,中行说在匈奴,汉景帝不能以宗室女冒充公主.
  当然,《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中行说语:“(匈奴)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所以“匈奴虽乱,必立宗种”,而中国“亲属益疏则相杀”.大约依照草原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和亲族礼俗,在他们的观念中,是否存在“诸侯王、宗室之女”和“天子之女”的明显的等级差别,是否存在“冒充”的问题,还可以讨论.这种“冒充”会产生对“和亲的诚意”的怀疑,可能只是汉族人的观念.
  匈奴并不介意是不是真正皇帝的亲闺女.
  总之,从南宫公主开始,和亲公主有了姓名、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