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是什么意思能详细一些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5:06:08
心理障碍是什么意思能详细一些吗

心理障碍是什么意思能详细一些吗
心理障碍是什么意思能详细一些吗

心理障碍是什么意思能详细一些吗
基本概述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 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何谓心理障碍
  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当然,这里的“行为”一词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可观察的动作或活动,包含了人类功能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所以采用“可观察的”这种字眼,是为了使心理或行为的研究成为客观的科学研究.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概括为
  心理机能失调:
  指认知情、感或者行为机能的损坏.
  个人的痛苦:
  该病症给个人造成痛苦(不完全如躁狂状态)
  非典型的或者非文化所预期的 :
  不是该地区文化行为典型的特点
  心理障碍:
  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 它既可以包括轻微的心理问题,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为遭受挫折后的沮丧、亲人死亡后的悲伤、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烦恼、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 也包括比较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例如,由各种躯体疾病和各种物质(成瘾物质、某些药物或毒物)引起的继发性精神障碍,以及尚不知道的原因原发性精神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 心理障碍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都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等,还适用于生理心理障碍(即身心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编辑本段]诊断区别
  如何区别心理活动是否存在障碍 正确区分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常常有困难,其原因有四: (1)、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课见的,只能通过个体的言语和行为推测他的心理活动过程. (2)、心理活动受多种因素如环境、人际和社会文化关系等的影响,而言语和行为亦是如此. (3)、心理活动的个体差异很大. (4)、正常的和异常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明显的分界. 因此,仅有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异常还不能肯定就是心理障碍;诊断心理障碍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且个体自己感到痛苦或者明显影响其社会交往或职业功能.
  [编辑本段]判断标准
  判断有否心理障碍常用下述方法:
  (1)、比较
  只是一经验作为标准,有两个方面的经验:一是个体自己的主观经验,二是观察者的经验. 个体自己可以感到不同于以往,如体验到情绪低落、不高兴或压抑,不且感到痛苦,因而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观察者根据自身的经验观察到患者的行为不同于以往,亦可以认为是异常.
  (2)、心理活动性质的改变
  如果观察到患者的心理活动有明显的质的改变,如出现幻觉、妄想、明显的语言紊乱或行为异常,则提示是心理障碍.
  (3)、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个体的行为能适应环境,并参与改造环境;他的行为应符合社会准则,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因此.人的行为总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如果个体出现了社会适应不良,则反映他的心理活动可能异常.
  (4)、统计学标准
  人们已经设计出不同的心理测量技术测定不同的心理特征.根据某一个体的测量结果与正常人群测量结果的比对可以区分出正常、异常胡临界状态,如智商:低于70定为异常;70~90定为临界状态;90以上为正常.另外,临床是用的一些量表也利用类似的原理设计的,其结果可以供临床参考.
  [编辑本段]发生机制
  大脑是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器官,可以把大脑比喻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系统,它通过感官(即五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其中最主要的是听觉和视觉)接受机体内外的信息(主要为外部),并通过运动 器官发出言语、动作和姿势传出信息.而大脑内部信息传递与处理主要是由化学突触通过递质发挥作用进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换.人的心理活动与这些递质的功能密切相关;自然心理活动异常也与这些不同功能的递质有紧密的关系:单胺类精神递质(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和多巴胺—DA等)与思维和情绪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病与此有关;例:抑郁症与5-羟色胺,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等.而癫痫则与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 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心理障碍发生机制的看法 (1)、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原始冲动、欲望和本能是心理障碍的病因,尤其强调性本能潜力(里比多)和性创伤经历在心理障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按照这一说法,人成年后性本能冲动(本我)遇到心理困境或性创伤而未获得满足时退行(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到幼年,并以幼年性欲的表现方式表达出来,形成露阴癖.窥阴癖、施虐症等性变态,同样,神经症是由于“自我”为避免“超我”的干预而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将性本能冲动化装,混过自我的检查,以不带性内容的神经症状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 (2)、行为主义认为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环境决定的,都是学习得来的.同样,“疾病行为”也是由环境决定和学习得来的,因此可以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治疗“疾病行为”. (3)、认知心理学认为 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特别强调主观心理意识活动的作用.“疾病行为”则来源于认识的不正确;因此可以采取纠正错误认知的方法治疗“疾病行为”.
  [编辑本段]引发因素
  常用因素陈述:
  (1)、遗传因素
  (2)、躯体与心理因素
  (3)、促发因素
  1、心理社会因素 2、感染、外伤和躯体疾病 3、机体的功能状态 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心理障碍发生机制的看法举隅: (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原始冲动、欲望和本能是心理障碍的病因,尤其强调性本能潜力(里比多)和性创伤经历在心理障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按照这一说法,人成年后性本能冲动(本我)遇到心理困境或性创伤而未获得满足时退行(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到幼年,并以幼年性欲的表现方式表达出来,形成露阴癖.窥阴癖、施虐症等性变态,同样,神经症是由于“自我”为避免“超我”的干预而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将性本能冲动化装,混过自我的检查,以不带性内容的神经症状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 (2)行为主义认为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环境决定的,都是学习得来的.同样,“疾病行为”也是由环境决定和学习得来的,因此可以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治疗“疾病行为”. (3)认知心理学认为 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特别强调主观心理意识活动的作用.“疾病行为”则来源于认识的不正确;因此可以采取纠正错误认知的方法治疗“疾病行为”.
  [编辑本段]防治策略
  (1)心理健康处方
  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时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但是影响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紧张;是有害于健康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遇到不幸事件,每个人也都可以学会对付应激、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方法.下面六张心理健康处方里含有六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之一:精神胜利法.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 之二: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紧张事件. 之三:随遇而安法.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之四:幽默人生法.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之五:宣泄积郁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 之六:音乐冥想法.当你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看去做一次"心理按摩" - 音乐冥想.
  (2)心理疏导
  个体的应激反应随着时过境迁,应使之淡化、消除、切勿反复记忆,自怨倒霉,从而使应激持续下去.当事者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则应求助于心理医生,以得到医学上的有效帮助.
  [编辑本段]健康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