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只要成语中的名人和他的精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0:50:49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只要成语中的名人和他的精神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只要成语中的名人和他的精神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只要成语中的名人和他的精神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只要成语中的名人和他的精神
程门立雪
杨时的好学精神.
杨时(1053-1135年),原字行可,后因犯友人父讳,改为中立,学号龟山先生.宋熙宁九年,杨时中进士,次年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他以病为由没有赴任,专心研究理学,著《列子解》.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被授予徐州司法.他专门投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与游酢、伊熔、谢良佐成为程门四大弟子.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颐目送他远去,曾感慨地说:“吾道南矣!”.元丰六年,杨时赴徐州上任;同年八月,他完成《庄子解》的著述.元佑三年(1088年),杨时被授予虔州司法.杨时执法公平严明,“公烛理精深,晓习律令,有疑狱众所不决者,皆立断.与郡将议事,守正不倾.”(胡安国《龟山先生墓志铭》)元佑五年,杨时又因父亲杨殖去世,杨时回乡守制.
元佑八年五月,杨时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那时,杨时已40多岁,而且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他与游酢 “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佳话.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杨时学成后回到南方继续潜心研究和传播程氏理学.他为了弄清楚张载《西铭》之理,专门写信向程颐请教.他在二程理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

全部展开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收起